盟委党校机关党委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对标创先”行动,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发挥自身特点,靶向定位、精准施策,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铸造党性“大熔炉”。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校(院)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其他党内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主题”、党员理论学习“第一任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专业优势进行专题授课,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史、党内法规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努力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广大教职工、学员真正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建立建强马克思主义青年教师读书沙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在培养学习兴趣、探索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上下功夫。
建设过硬队伍——练好党建“基本功”。始终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党建+业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不断推动党务工作队伍能力水平升级扩容。校(院)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共15人,其中1人为博士研究生学历,11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方面较为突出,在支部工作中将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2022年度被授予“创建北疆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全盟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校(院)第二党支部被评为盟直机关“最强党支部”示范点。
过好组织生活——聚力共绘“同心圆”。结合校(院)工作实际,精心确定各类组织生活主题,突出“党味”,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多渠道开展联建联学活动,着力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校(院)各党支部联动“中青班”等学员临时党支部,在每年一度的“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中开展融知识问答和体育竞技为一体的主题党日活动。2023年4月,我校(院)机关党委与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党总支达成共建协议,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思想交流、支部工作交流、送教下乡、牧区经济调研等方面探讨合作,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打造特色阵地——提升党员“归属感”。认真抓好党建规范化阵地建设,突出服务、力求实效,打造党建文化多元化载体。2023年上半年,校(院)对党支部活动室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建了“党员之家”活动室,内含党建书屋、“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等内容,增强了党员“支部如家”的归属感。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党建业务互融——探索破解“两张皮”。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构建“党建+教研”模式。在党组织内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团队,交流备课思路、开展集体备课。将党建与科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教师专业特长和先锋模范作用,多次赴旗县市(区)参加调研活动。构建“党建+宣讲”模式。经常性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宣讲活动,党员教师参加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系列访谈节目,录制了17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视频”,真正做到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团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我校(院)被评为全区理论宣讲先进集体。